您的位置:首页 > 内科 > 科室新闻 >

探究慢性咽炎患者心理状态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安庆博爱医院 发表时间:2019-12-02 15:05
  慢性咽炎患者中许多患者常有咽部异物感觉,临床上成为咽异感症。咽异感症是指咽喉部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时的各种异常感觉,临床也称癔球症、咽球症、咽喉神经症等,中医称为“梅核气”,在临床上只是一种主观症状,可以理解为一种躯体化的症状。因为以咽喉部有形或无形的复杂繁多的不适感为主,所以通常去耳鼻喉科就诊,实际上也常见于神经症(疑病症、癔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功能性疾病以及常见于反流性食管炎,甲状腺病变等全身器质性疾病。它只是这些疾病的一种症状,在诊断时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然后再考虑咽异感症,所以说本症是作为症状诊断所用于临床的,而非独立性疾病,临床上耳鼻喉科医师通常会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有学者把本症看成为“心身症”。


 
  本研究结果平均年龄(33.90±8.04)岁,以中青年多见,与文献报导一致,男女性别无差异可能和样本小有关,得进一步研究。当代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个体的生物因素、外界的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反映,才能对人体的健康或疾病发挥作用。同时也认为只有通过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干预才能收到理想效果。而心理反应的强弱往往受个性特征等中介因素的影响。本文EPQ评定发现咽异感症状患者N、P维度T分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P<0.05)说明患者的性格以神经质和精神质为特征的心理素质,并神经质较精神质出现率高,说明咽异感症患者常表现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容易焦虑、紧张、烦恼,易激惹和对外界易产生过分强烈的反应。由此考虑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易激惹可能是咽异感症发病的个性基础。
 
  本研究发现该病病程较长,为(2.13±0.40)年,这可能是躯体化症状与心理症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病程为慢性波动性过程,有碍于疾病的好转与康复。精神科临床咽异感常见于疑病症、癔症、恐怖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症、精神分裂症等功能性疾病,依病情给予心理治疗的同时选择有效的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原发疾病好转咽异感症状往往消失。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对久治不愈的病例试用小剂量抗焦虑和抗抑郁药能使症状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咽异感症病前有个性基础,病后有躯体化症状和复杂的心理症状,按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是不全面的,必需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去认识本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安庆博爱医院耳鼻喉科主任认为:耳鼻喉科医生应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重视本症的心理症状通过心理咨询和认知疗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症状和矫正患者的个性缺陷,在传统的躯体治疗同时,争取各种心理干预措施,以稳定患者情绪,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并正确应对咽部的异常感觉,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小剂量抗焦虑和抗忧郁药物,帮助改善心理症状,有助于患者好转和康复。
 
  安庆博爱医院温馨提示,就医请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博爱咨询电话:0556-5533222。